我毕业后才发现,考上北大有一点用,但不多|全球今头条
「现在的年轻人啊」专栏第一期Sayings:在热搜霸屏两天两夜的高考结束
「现在的年轻人啊」专栏
【资料图】
第一期
Sayings:
在热搜霸屏两天两夜的高考结束了。
今晚推送的主角,@小山,是 2014 年高考的。
我同事@王雪琴 去年联系上的他,原因简单,他的经历让人一听就有兴趣。
——北大的,文科生,在深圳一所高中当语文老师。
多有意思啊,一个 95 后考试冠军读完了硕士,选择的工作是去教 05 后如何致胜高考。
是的,“考试冠军”而已。这年头,我们对“北大”这个标签没那么大惊小怪了。在热搜上,他们什么样的工作都干过:
送外卖、干家政、卖房子、直播带货、讲脱口秀、找不到工作,以及参加浪姐。
几个月后,我们在朋友圈刷到:他从学校裸辞了。
这就更有意思了。
我们约他聊了 2 次,将近 5 个小时。相当于 6 节语文课。
聊文学,聊高考,聊毕业,聊工作,聊裸辞,聊人到底为什么要考试。
也从他那里听到了很多认知以外的事。
他刷到过一条学生的朋友圈,大意是,
“清华北大的尽头是 xx 中学。”
拥有一个高材生老师,反而让孩子们更迷茫了。他们过早地被迫看到,努力学习,努力考试,考到尽头,考到全国第二,可能还是换不来阶层跃升。
挺令人哑然的。
我发现,我们很少认真地去讨论,受教育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得小一点,考试、做题是为了什么。
@小山 也许适合聊一聊。
下面是他的自述。
北大
但无业
我现在是无业状态。
去年离职后,我就回老家了。
每天还是挺忙的,在家做自由职业。
父母对我不去上班没什么意见。当然,像中国多数父母一样,他们还是希望我能考个公务员。
我考上北大之后,我爸还说,你将来考公多有优势。哈哈哈。
但他们还是比较尊重我的,不会强制。当初我去深圳当老师,他们也不理解,最后还是没说什么。
我不知道大家的父母是不是都这样:只要你混得还可以,他们就不会过度干涉你。
我回头想想,甚至觉得,小时侯之所以好好学习,就是为了让父母闭嘴。学习好,能给我一些界限之内的自由。比如多看一点电视的自由。
这是一种小孩子的生存智慧。
这样想,考试还是有点用的。
北大
但去了高中当老师
回到 2019 年秋天,当时我研二,准备参加秋招。
那一年,恰逢深圳的许多学校在高薪招聘教师,宣传规模特别大。当时,有新闻曝出了其中一所学校招聘的一批老师名单,都是北大清华毕业的,还上了热搜,身边的人全在讨论。
其中一条宣传的 slogan 也很吸引人,“有点钱,有点闲,还有点尊严”。多好啊,还押韵。
我去了他们学校来北大的招聘宣讲会。讲得特别好。
他们很明确地告诉你:硕士毕业后,你就能拿到 30 万左右的年薪。
我和好多个同学组团去了深圳,参加了其中一所学校的招聘会。从同学,一下子变成了竞争的敌人。
第一轮是筛简历。现场递简历,现场筛。听说,清华北大硕士是过关的起点,本科生直接筛出去,北师大、武大之类的直接筛出去。
第二轮是笔试。考的是一套高考语文试卷,限时两个半小时。
第三轮是试讲。抽一个题目,15 分钟内,试讲一篇课文。
第四轮是校长面试。每轮筛掉一批人。
筛到最后,那一届的语文组招了十一二个人,包括我在内,六七个是我们北大中文系的。
挺好的,我本来就喜欢教书,没什么不好的。
再加上很快,疫情就开始了。我就觉得,有个工作已经很好了,甚至活着就已经挺好的了。
我没再尝试其他机会,去了深圳。
北大
但不是第一学历
我是不是一直在提北大(笑)。
其实我本科不是北大的。
高考考得很一般,发挥失常了。
大三,我决定考研。一心想考北大。
我给自己留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复习。压力挺大的。尤其我听说,高中很多水平和我差不多的同学都保研了。
不过我那次考得可好了(大笑)。笔试成绩是我们专业的第二名。
北大
但不想只教学生做题
我是真的挺喜欢教书的。
在影视剧里,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语文老师形象,还有《十八岁的天空》里,保剑锋演的古越涛。
在剧里,他的同事问他,跟学生相处的秘密是什么?
他做了一个手势,把食指和中指搭在一起,就是说,老师和学生应该彼此信任。
(后来学生也学会了这个手势)
我特别向往这种老师。
从小到大,我没有遇到那种特别好的语文老师。不是说应试上不好。他们有能力把你的成绩往上提,但受限于考试的指挥棒,反而遮蔽了文学,或者说语文原本应该有的样子,美的东西,深刻的东西。
我在前面说的那些,可能会让你以为,我纯粹是冲着高薪选的这份工作。也不尽然。我对教育是有热情的,我对这份工作是有一点崇高的想象的。
我做了一些尝试。
每个学期,完成正常课堂教学以外,我会挤出时间,选一部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经典带着学生们去读。比如《诗经》,比如《红楼梦》。还有《史记》《世说新语》等等。
我会用辩论赛的方式上作文课。像《奇葩说》一样,准备辩题,安排正反方,让学生们在辩论中表达。
那两年,我带他们读的东西范围很广,毕飞宇的《青衣》、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你想,学生们一周读 3 万字,一年就是 150 万字,3 年下来,会打下一个很好的文学底子。
我很享受这个过程。看过《心流》这本书吗?我在讲课的时候,心里是真的会有那种 flow 的。
也没耽误常规教学。第一年接手的两个班都是倒数,教了半年之后,都考进了前十名,超过了很多重点班。
考试是有方法、有套路的。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刷题,提高一个班的整体成绩,是卓有成效的。
我设想得很美好——只要我把学生的成绩搞上来了,就能争取到一定的空间,教一点有意思的东西。
在规则里面做得够好,你才有可能改变规则。
北大
但教不会别人怎么上北大
但是,对一所中学来说,学生的成绩是摆在第一位的。
要搞分数,搞成绩。
这个道理我从一开始就认清了。在某种程度上,我所在的学校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它给了老师足够大的自由去进行一些实验。但是毕竟高考摆在那里。
对家长来说,三年之后,自己的孩子能去什么学校,是一个很让人焦虑的问题。
每次家长会后,办公室里都乌泱泱的,挤满了家长。
他们手里拿着孩子的成绩单,不停问,怎样才能更进步。
一旦你告诉他们一个方法,比如买什么书,刷什么题,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手机,立马下单。
但语文这个东西很玄学。有一次,我和他们一起考试,做那种阅读理解题。结果人家学生错了一两题,我错了三四题。
我很难保证,每次考试,我都有办法把每个学生的成绩全刷上去。这个信任感的建立比我想的要难很多很多。
每天都像走钢丝一样,又要搞成绩,又想不止是搞成绩。
我甚至觉得,如果我能教到高三,说不定都不会那么痛苦了。高三就很简单,只管做题,不需要“又当又立”。
北大
但卷都卷不对方向
那我做这份工作是为了什么呢?
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我一个刚毕业的人,要找一份工作来谋生,图的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上一辈师哥师姐们怎么想的,也不知道我教的那些孩子如何。我想要的,首先还是待遇好。这是人之常情,对吧?
所以,图的就是他们当初的 slogan:“有点钱,有点闲,还有点尊严”。
先说“钱”。
钱是挺多,比我实习过的出版社和媒体都要多很多。但也没有那么多。
那既然如此,有什么办法赚到更多钱吗?努力一把,卷起来,多冲一点业绩可以吗?
不行。
在中学里,升职加薪只有两条路径。
一条是走行政。慢慢从老师,升到备课组长,再到教学处、学生处这些行政岗位去挂职,再升到年级级长,往上是校长助理。
一条是走教学。这条路的话,学生说你教得好,或者家长夸你,都口说无凭。得参加教学比赛,得发论文。有了比赛获奖记录,有了论文,随着你的年限,三年一评,五年一评,从中级教师评到高级教师,工资差距就很大了,一年能差出一二十万。评到正高,你就一辈子不愁吃喝了,可以到处开讲座,赚大钱。
但说真的,我见过的正高,没一个课教得好的。
挺没意思的。就好像在这个体系里,我卷都卷不对方向,一天到晚在卷一些没用的东西。
再说“闲”。
工作一年后体检,大家的体检报告上全是问题。尤其女老师,都累出了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
“尊严”就不多说了,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
就我来讲,主要问题发生在人事关系上。但涉及到他人,我不好多提。
第一份工作,真的会让你意识到,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从学生转变成社会人,想法不能太天真。
相比之下,考试太简单了。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的事情。
北大
但北大又有什么用
现在当老师的,还有个新鲜体验:你会加到学生的微信,看到他们的朋友圈。当然,前提是他们不屏蔽你。
有个没屏蔽我的学生,发过这么一条:“清华北大到最后还是来当老师了。宇宙的尽头是 xx 中学”。
不要以为孩子们发现班里的老师是北大清华的,会很骄傲。
不是的,这对他们打击很大。他会想,考上名校又怎么样,毕业了也不过是去一所中学上班,当个老师而已。
孩子们没有什么恶意。他们对老师也没有什么偏见,只是陈述了一些客观事实。
现实摆在那里——今天来讲,指望靠教育本身去实现阶层的跃升,是很难的。
你要问我小时候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而努力考试,似乎也很难说清。
直接一点的动机,就像我开头说的:成绩好能带来赞美和认可,能让家长闭嘴。
我小时候是那种很讨人厌的,很 stupid 的好学生。做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获得表扬。
逢年过节,被爸妈到处炫耀成绩单,很得意。
写作文,被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读,很得意。
在我的学生时代,努力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能不被管束,能获得老师和家长的优待,能争取到为自己做决定的空间。
我是上了大学,阅读面打开以后,才开始反思自己的学生时代的。很愚蠢,活成别人的骄傲很愚蠢。
最近几年,经常看到有人讨论“做题家思维”。我是个做题家,我当然承认这种思维给我带来了局限,甚至伤害。
但它也在训练你,让你拥有反思这种局限的能力。
所以,说回那位学生朋友圈里的吐槽。我觉得他们的想法是对的。这不是他们的问题,不是北大清华的问题,至于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也说不好。
我只是期待,我们的教育除了带领他们升学,多多少少能带给他们多一点角度,去认识世界。
起码想清楚,宇宙的尽头是不是当中学老师。
北大
但现在只想活久点
离职办得挺顺利的。
我的离职不是个例。深圳的学校每年有大量的人员流动的,每个学期少则三四个,多则五六个。
我最近还是想找份工作。一直在家呆着是不行的,得接触人,得和人打交道。
具体做什么,我还没想清楚。我只知道,在一份工作里,很多问题是规避不了的。但只要你能接受的部分大于不能接受的部分,那就可以。
还是会有焦虑的。尤其去年刚离职,又没找好下家,没有进账的时候。
但没什么后悔的。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决定。最起码,我的生活健康了很多,快乐了很多。
你可以百度一下中国教师的平均寿命,以前我查的时候是 59.3 岁,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涨一点。选择了这个职业,相当于你比普通人少活了十几岁。
不过这个说法没那么科学啊,我用来自我开解的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还去找了一些克服焦虑的方式。一个大夫跟我说,如果你坚持每天能够晒足 2 个小时的太阳,跑步 40 分钟以上,每天晚上 10 点钟之前睡觉,焦虑感会减轻很多。
《论语》里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你真的劳动起来,回到自然里面,谦卑地去种一棵草,谦卑地去观察一株花,谦卑地去让自己晒一晒太阳,动一动,会少很多心理问题的。
尤其是晒两个小时太阳,你看,植物如果想要健康生长,它要有光照,有水分。
人其实也是这样的。
【写在最后】
今天的讲述,是一个全新专栏的第一篇。专栏名是「现在的年轻人啊」。
在这个专栏下,我会长期观察一些当下(稍微特别一点的)年轻人样本,展开对话。
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普通年轻人的普遍特质。
或是被卡在各种困境里,但还在折腾;
信念不断被推翻,但还试图去相信一些东西;
被时代的一粒粒灰尘砸伤脑袋,但还是想改变一点什么。
就像@小山,摸索着上了一辆时代的快车,又在心灵的交战中下了车。
准备这个专栏时,我不断想起《搏击俱乐部》男主角说的一句话:
“我们没有经历过世界大战,没有目的,没有地位,对于我们来说唯一重要的就是心灵之战。”
但没关系,「现在的年轻人啊」,你们不是独自在面对这场战争。
撰稿:王雪琴
责编:梁珂
晚祷时刻:
高考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人生没有。
给所有刚结束高考的朋友,
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
标签:
「现在的年轻人啊」专栏第一期Sayings:在热搜霸屏两天两夜的高考结束
大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品质特征和安全性与产地环境密切相关。那么
这一次给大家带来明日之后的明日之后优雅派对时装怎么获得解决方法。很
截至2023年6月8日收盘,中国出版(601949)报收于14 48元,下跌10 01%,
卧槽!吃瓜吃到自己家!咱“南通同乡会”成“中国秘密警察据点”了?美
到了2023年,对中国BYDSEAL(海豹)彻底分解,解读中国的“技术力量”
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检查vsc是什么意思英文,检查vsc是什么意思这
曾频受资本垂青的汽车后市场行业,走出了一位实力新玩家。6月6日,广联
[ 相关新闻 ]